从九省通衢的武汉,沿长江溯洄而上,过荆州、越涪陵,从油到气,工程院人的身影始终闪耀在火热的生产一线。
上天、下海、入地,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三大壮举。作为“入地”工程的技术先行军,工程院人不断向下、挺进地宫,在地缝中“淘金”。
55年来,一代代工程院人以“为祖国找油、为民族争气、为美好生活加油”为己任,苦干实干、拼搏奉献,从一支默默无闻的科研“攻关队”,发展成长为江汉油田重要的石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支撑单位,承担国家“973”“863”、重大专项以及中国石化等重点项目超过200项,拥有69件国家发明专利,成为服务油田勘探开发的“参谋部”和“智囊团”,有力支撑了油田油气当量不断攀升。
“散、碎、小”的盘子,这个摔碎的盘子还又被踹了一脚,在地质专家的眼中,江汉复杂的地质情况像是一道道天堑,给原油开发笼上一层厚厚的阴影。
从“碎盘子”里拿油,挑战可想而知。1969年初秋,一支由40余人组成的科研“攻关队”一路南下,来到江汉平原。从此,工程院人紧跟油田勘探开发步伐,在一个个石油圈闭中“深潜”,勇立潮头高唱科技献油大风歌。
初期,引入的井下工具、配套工艺“水土不服”,试采施工无法如期进行。第一代工程院人李定生、刘邦埊等人以木箱当绘图板、床板当办公桌,在艰苦的环境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瓶颈,解决了油田开发初期的技术难题,拥有100多项科研成果的攻关大队诞生。
耐高温高压封隔器胶筒解决了当时几乎所有油田遇到的普遍性难题,首创国内环空测试技术,一举打开了全行业抽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的新局面……一时之间,江汉工具声名鹊起,70年代的石业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万庄的方案、大庆的设备、江汉的工具。”在江汉工具的托举下,一座百万吨级的石油新城拔地而起。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间来到1986年,苦苦找寻出路的江汉石油人远征清河、坪北。作为“拿油”技术主力军,工程院人以“早日采出油”为目标,潜心研究、持续攻关,摸索稠油、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之道。凭着过硬技术和坚硬意志,他们逐步揭开世界难题特低渗透油藏的神秘面纱,形成稠油开发的系列技术,为清河、坪北油区的连续稳产提供技术支撑。
随着时间延长,原油老区开发进入中后期,储层含水高达90%以上,储量动用难度大,地下情况复杂,尤其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火热开展,如何守住老区这一“冷点”,工程院人用行动作答。
“老一辈的创新攻关和敬业精神是不能丢的。”该院信息规划专家刘武斌把自己定位在“承上启下”的位置,既见证过第一代工程院人的艰苦创业,同时把坚守和敬业传承给年轻一代。
这种传承在该院实验中心副研究员韩玲身上得到体现。碳酸盐岩油藏是近年来老区开发热点,但江汉碳酸岩岩性复杂、碳酸岩含量高、混积特征明显,岩性种类多、储层物性、储集特征差异性大,稳产难度大。怎么攻克碳酸盐岩油藏工艺难点?钟99斜井岩心刚钻出,她就在国内外类似油藏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区块、层位的专探井取芯情况,开展力学裂缝扩展、酸液作用机理、入井材料优选等研究近580样次。
他们创新迭代改造理念,围绕纹层发育的储层特点,提出了“纵向主导缝+层理缝”全新缝网改造思路。最终,该井日产油高达137.6立方米,是江汉老区时隔28年又一口百吨井。这口井的成功,对江汉老区开辟勘探开发新领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穿过沼泽地、跨过盐碱滩、跃进黄土高原,55年,云梦古泽芦席棚里的灯光与九省通衢高楼里的灯光交汇,穿透历史的迷雾,照亮了一代代工程院人的石油之路。
“每天上井,晚上回来复盘,现场压裂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如何来解决。”回忆起焦石会战初期,该院储层改造专家华继军形容那段艰难历程,是一次对知识与经验的颠覆性认识,也是一次学习、积累、攻关、创新的蝶变之路。
2012年底,历史将江汉油田推到页岩气的最前沿,江汉人开始和非常规页岩气这一新领域打交道。
和常规气不同,页岩气一定要经过压裂改造才能形成气体流动“通道”。面对全新的领域、复杂山地环境、国外技术封锁,怎么样才能做好水平井钻井、压裂?工程院人开题就是世界级难题。
时代命题,工程院人迎难而上,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水平再上台阶;加大现场技术支撑力度,切实解决页岩气勘探开发难点堵点,技术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在涪陵页岩气田勘探开发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其中,让工程院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可溶桥塞。气田开发初期,桥塞以高价进口为主,工程院井下工具所老中青三代从材料的概念入手,结合涪陵现场仅用一年时间自主研发出的江汉桥塞,一举实现了从可钻桥塞、复合桥塞到可溶桥塞的迭代升级,既突破了“卡脖子”技术、实现工具的国产化,也将价格从过去20万一支进口价逐步变成不到万元。
这样的创新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涪陵页岩气田开发初期,围绕页岩气开发提速降本、工具国产化等难点,工程院人扎根现场,从基础研究到核心研发技术、科技成果转化,打造页岩油气立体开发技术、精准压裂技术。
新的挑战再次拦在工程院人面前。页岩气井递减快,为实现气田稳产,加密井、立体开发、老区综合治理等一系列聚焦“吃干榨净”剩余资源的方式不断涌现,对工程技术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敢于打破已有成绩、再次出发是工程院人的特质。“压裂的理念和前期比发生质的变化,从少段少簇到多段密切割,造复杂缝网。”该院储层改造所党支部书记朱志芳表示,“现在回想,还是有遗憾,我们大家可以干得更好。”朱志芳是幸运的,历史给了她再一次选择的机会。作为国内首个开展重复压裂技术攻关的气田,朱志芳和同事紧盯现场,针对问题回到室内做试验,再回到现场应用,打破了重建井筒重复压裂“卡脖子”技术,工具从全进口到国产化,目前已完成6口井重复压裂,效果喜人。
除了拥有国内首个页岩气重复压裂技术,他们加大数模物模技术应用,对每口井进行压裂逆向设计,通过参数优化找到最佳改造方案,并根据剩余气的分布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立体开发井精准压裂。
打碎——重建,在页岩气钻井领域同样适用。井间距从600米减少到200米,为保障钻头在地下“蜘蛛网”中精准穿行,他们开展防碰绕障技术攻关,钻井参数也从过去的常规到强化、激进,钻井周期从最初的100多天缩短到现在的25天,提速效果明显。
以科技掘开地下“蓝金”,工程院在页岩气领域从零起步,到现在牵头制定国内首个页岩气排采工艺技术行业标准,开创页岩气缝网压裂压后取心技术的先河,攻克红星地区超深层页岩气勘探配套工程关键技术……“首个”“关键”等词语越来越多出现在工程院人的词典里,服务页岩气开发步伐更加稳健。
“到哪搞支撑去了?”在工程院,这句话近来频繁出现在同事之间的打招呼中。大家口中的“支撑”正是工程院党委开展的“面向基层强支撑、立足油气创一流”专项行动。
“工程院人的办公地在现场,不在现场,还能叫工程院吗?”院油田化学专家周青松每年多半时间跑现场,武陵山脉近八百口页岩气井他都跑了个遍。
该院党委顺应油田发展需要,聚焦“工程技术应用研究”主责和“现场技术支撑保障”主业,统筹协调全院人力资源,成立油气生产支撑团队,强化科学技术支撑,全力推动资源变储量、储量变产量、产量变效益。
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在每一个关键历史时刻,工程院党委始终高擎旗帜,在把握大势中勇担使命,在服务大局中展示作为,按照“党建与中心工作相融合、党组织建设与科研团队建设相融合”的思路,推动中心工作高质量完成,实现党建引领融进去、科技支撑强起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资源接替不足、技术瓶颈制约,近年来,油田发展形势面临诸多困难。“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充分的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该院基层党建专家李彦说。作为油田工程技术全过程支撑单位,该院党委坚持以党建带动科研,在“大上游”“一体化”的大框架下,激活“党建+”,与油气生产单位、江汉工程公司、设计院等单位开展党建共建,推进技术迭代,挖掘效益潜力,共同解决制约增储上产的核心问题,把甲方乙方、厂院单位拧成一股绳,让党旗始终飘扬在油气上产一线。
可溶桥塞长啥样,暂堵绳结又在哪?第一次到页岩气压裂现场的凌睿有很多疑问。经过半年的交流学习,凌睿已经熟悉气井压裂的全过程和技术特点。揭开中石化注水专业业务竞赛金牌的荣誉标签,从熟悉的采油注水到完全陌生的气井压裂、实验研究,从坪北工程所到储层改造所、实验中心,凌睿的跨专业交流步子迈得很大也很稳。
跨区域、跨专业交流是该院打通“大循环”实现科学技术人员快速成长的一大亮点。该院党委大力推进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石油工程技术人才高地。构建“1+4+N”人才管理体系,实施“青苗计划”,完善“双导师带徒”制度,涌现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闵恩泽青年科学技术人才孙志扬,湖北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油田优秀员徐毓珠,油田劳动模范罗君等一批专业、管理过硬的复合型人才。
“连续三届冠军,这种永不服输的排球精神激励着我们凝心聚力、奋力拼搏。”说起在油田排球比赛中夺冠的事,工程院人难掩骄傲。凝心才能聚力,该院党委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塑造以恒读书社、焦石会战文化、快乐排球等特色品牌,在攻坚克难、不懈奋斗中培育形成“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严谨细致,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
半个多世纪岁月峥嵘。一代代工程院人的担当化作滚滚油流,催生出巍巍气河。站在新起点,工程院党委将以“建设中国石化一流工程院”为目标,确定“1144”发展思路,对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人才、一流文化“四个一流”具体路径进行部署,突出打造“石油工程技术创新高地”和“石油工程技术人才高地”,围绕增储稳油降本提效,强化集成配套及规模应用,完善“三大中心”建设,集中力量建好五大技术底座、打造20余项杀手锏技术,为“一流工程院”建设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为油田“万千百”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