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在交通运输系统机构改革的背景下,湖州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湖州市交通工程中心”)挂牌成立。如今,湖州市交通工程中心已迎来第五个年头。自挂牌成立以来,湖州市交通工程中心谋划新思路、新举措,向改革要成效,向创新要发展,以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为重点,持续在“智慧工程”“平安工程”“绿色工程”“创新工程”“清廉工程”上发力,让交通建设发展的“颜值”更高、“气质”更佳、“品质”更优。
这些年,从干线公路到高等级航道,再到城际铁路;从104国道改建等十亿级项目,到湖杭高速、如通苏湖城际铁路等百亿级项目,湖州市交通工程中心全力护航一批批交通建设项目在湖州高品质推进,铸就了“公水铁”融合监管特色的交通质监发展之路,为市民打通“外联内畅”共富路,实现市域一体化、加速融入长三角“朋友圈”打下了坚实的硬基础。杭长高速公路北延(泗安至浙苏界)获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李春奖”;长春至深圳国家高速公路浙江省湖州段扩容工程、申嘉湖高速公路安吉孝源至唐舍段工程等项目获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优质工程。
“我们以创建‘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为目标,凝心聚力,不断强化监管,快速推进湖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湖州市交通工程中心项建武说,在这两年的工程建设中,湖州市交通工程中心始终将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精细化、智能化要求贯穿项目管理各个环节。
“品质示范,不仅在于立足个体项目,更应该去助推行业发展,提高行业整体技能水平。”这些年,湖州市交通工程中心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强化标准工艺的应用,推进构件“预制化、工厂化”建设模式,起草并申报了湖州市区域标准《交通工程混凝土拌和站建设规范》《交通工程预制场建设规范》,强化标准化建设示范工程效应,不断的提高湖州交通工程建设水平。
规划设计作为工程建设的第一步,湖州市交通工程中心连续三年在全市开展交通在建项目勘察设计专项检查,检查结果与设计单位信用评估挂钩,以加强交通建设工程勘测考察设计市场监管,提高勘察设计质量与水平。
细节决定成败,要把看似粗糙的工程当作艺术品来精雕细琢。“就拿软基处理水泥搅拌桩来说,部分施工标段处理工艺不到位,不仅间距过大而且深度也不够,后期不均匀沉降会很明显,一旦抽检出不合格,我们就要求返工。”湖州市交通工程中心副主任潘雪峰告诉笔者,越是细节越是建设的“底子”,只有底子好,工程质量才过硬。在工艺细节上,湖州市交通工程中心积极地推进固化土路基厂拌和机械化施工;公路盾构隧道标准化施工;伸缩缝精耕细作,提高行车舒适度;路基推广使用石灰处治土,提升填筑质量……
近年来,城际铁路在湖州交通建设上掀起高潮,那么质量监督管理上如何紧跟步伐?湖州市交通工程中心一边制定《湖州市市域铁路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湖州市城际铁路工程质量差别化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湖州市市域铁路工程验收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压实工程建设各方责任,规范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控制,为推进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另一边采用以高速公路建设监管为框架、铁路建设为元素的新模式,要求建设单位在组织工程静态验收和竣工验收前,分别进行质量评定,确保建设质量。
在日常管理中,湖州市交通工程中心还制定了《湖州市公路水运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形成建立质量提升工作体系,明确责任部门与责任人,编制质量提升工作清单,以“清单化”方式落实各项工作。
一个项目的安全状态如何把控?如何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管理如何触及最一线的技术员和工人?
从问题导向出发,大力推行“安全码”场景应用。湖州市交通工程中心将安全管理中的要点进行提炼,人员、设备、工点等关键要素优化升级形成安全码。通过扫码就能获得工人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和安全行为记录,检查机械设备安全状态,了解工点风险分布、隐患排查清单、安全员检查留痕闭环管理。
从工程实际出发,积极推进交通建设工程“设备微改造”“工艺微改进”“工法微改良”。如推出可升降缆风绳地锚、二级配电箱采用人脸识别进行开机、AI巡检机器人……从细微处入手,不断创新改进,逐步提升全市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为筑牢安全防线,协同项目搭建起全省首个城际铁路领域“智慧安全培训中心”。这间智慧安全培训中心分为多个模块,采用新技术,以“事故警示教育+多媒体安全培训+安全实操体验+安全准入管理”为核心,打造系统规范的安全与技能教育培训新模式。
与此同时,湖州市交通工程中心全面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开展安全质量“利剑”行动、安全稳定严查严管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今年上半年,共发现问题隐患427项,其中典型问题32项,整改率均为100%。同时,以“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活动为抓手,通过安全知识讲座、“安全咨询日”、安全应急演练等活动,把安全生产知识送达基层一线。
交通建设工程具有“线路长、单位多、驻点散”的特点,一旦出现紧急事故,如何实现第一时间救援?为此,湖州市交通工程中心依托各在建项目建设单位整合资源,组建应急救援基地,按照施工特点和季节性变化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培养,基本做到每个合同段都有兼职应急队伍和独立应急物资仓库,如遇险情,由湖州市交通工程中心督促建设单位统一调配,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共享和统筹作战。
绿色是湖州最亮的底色,也是湖州市交通建设的发展底色。湖州市交通工程中心坚持逐绿而行,将“绿色生态”融入交通建设的全领域、全过程,构建了一个涵盖建设、监理、施工以及行业监督四大板块的综合治理模式。
湖州市交通工程中心先后制定下发《交通工程扬尘管理标准化手册》《交通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作业指导书》《湖州市交通建设工程施工扬尘分类监督管理制度(暂行)》等多项制度,实现扬尘治理管理措施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为将扬尘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湖州市交通工程中心实施了“红、黄、绿”牌制度,即绿牌达标、黄牌警告整改、红牌停工整顿。在工地大门口醒目位置公示红黄绿得牌情况,每季度对在建交通工程扬尘控制情况进行综合检查评价。积极落实“错时+常态”督导机制,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检查、交叉检查等形式,持续加大对重要领域、重大项目、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的督查力度,根据项目特点,建立问题、责任、整改“三张清单”,形成扬尘治理的闭环管理。
守护蓝天,“无废工地”建设是关键。湖州市各交通在建项目打出了一套绿色组合拳,比如推动以新能源罐车、新能源铲车、新能源运输等为代表的大规模设备更新,打造起从生产到运输的新能源化设备体系;采用强力搅拌就地固化技术,不仅实现了对近2万方废弃淤泥“零”开挖、“零”弃方式的资源利用,还节约置换砂石填料约1万方;工程场站采用全自动气浮机大循环系统,可将日常生产用水、雨水收集进行自动过滤净化后循环使用,实现废水零排及水资源有效节约;打造雾化智慧喷淋设施与扬尘监控检测仪器联动系统,当施工现场PM2.5及PM10数值超标时,实现自动喷雾……
在绿色指挥棒的指引下,近年来湖州交通打造了一批如湖杭高速公路土建四标,东宗线湖州段四改三航道整治工程HDSG02标,苏台高速一期土建一标、二标等市级生态文明样板工地。
在监督项目规模增加和工程难度增大的挑战面前,如何实现高效监管?数智化无疑是破题的关键。湖州市交通工程中心搭建起湖州市交通工程管理平台,“一张图”展现湖州全市交通工程的全风貌,平台涵盖了在建项目上所有的监控点位,以视频、传感器等物联网手段将信息传达到平台,从而对项目现场施工情况、安全监控、扬尘监控设备检测、人员的高风险作业等情况进行实时管理。
不必东奔西查,就能清晰展示工地的“过去”和“现在”,实现项目施工全方位可视化管理,把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数智化应用做到极致状态。
管理从“人治”走向“智治”,施工全套工艺流程同样如此。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土建3标的混凝土拌和站料仓智控管理系统实现了智慧建造,从原材料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到混凝土生产拌和全过程,能够进行基础数据自动化采集。拌和流程的每一步数据实时监控,实现混凝土料仓“一站式”管理。
纵观湖州市所有交通在建项目,数智化的元素远不止于此。湖杭高速项目一标建起省内首个现代化智慧梁场,实现生产的全部过程可视化、施工流程标准化、业务管理数字化、机械设备智能化和管理决策智慧化。
如通苏湖城际铁路项目打造起全省交通领域首个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五可智慧工地”,通过完善平台数据、强化平台应用,实现对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和全要素的智慧化管理……
在湖州市交通工程中心推动下,全市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数智化改革持续迭代升级,形成了更多“硬核”成果,更好地促进了多跨协同“应通尽通”。
党建为舵,湖州市交通工程中心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湖州市交通工程中心通过实施“365质监先锋”党建品牌创建,建立以“1236”为核心的创建管理机制,即建强一个红色堡垒,守住两条底线,聚焦三个重点,以“六促六融”助推交通工程建设领域监督管理极致发展。
在湖州各交通在建项目部的工作区、生活区,抬头驻足间就能看到一句句清廉提醒、一条条“清廉纪律”、一幅幅“廉政制度”公示、一封封《廉洁从业承诺书》……一幕幕施工“廉耕图”映入眼帘,这是湖州交通开展“清廉工地”建设、激活清廉细胞活力的缩影。
以“清廉工程”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增效。湖州市交通工程中心探索“交通部门+建设实施工程单位”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出台《湖州市交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清廉工地”创建现场廉洁管理指导手册》,构建党建引领清廉工地治理体系。将廉政交底作为一项制度设计纳入新开工项目技术监督交底工作,提升项目管理人员反腐倡廉的重视程度。在湖杭高速、如通苏湖城际铁路2个项目廉洁体检试点的基础上,持续实施在建工程建设项目“廉洁体检”和启动清廉提醒单,将清廉工作同建设工作紧密相连。
“三位一体”的廉洁创新机制,逐步提升了“清廉工地”建设水平,筑牢全市交通工程建设清廉工地治理体系。